在保险消费的全流程中,“如实告知”看似只是投保时的一个简单步骤,却直接决定着后续保障是否有效、理赔能否顺利实现。不少消费者因忽视告知义务、心存侥幸隐瞒信息,最终在出险时遭遇拒赔,不仅失去经济补偿,更让“风险保障”的初衷落空。了解如实告知的重要性,规避认知误区,是每一位投保人守护自身权益的首要前提。
部分消费者存在“先投保、后续再补充告知”“健康问题不大,不说也没关系”“熬过两年就能赔”等认知误区,试图通过隐瞒信息顺利投保,却不知这类行为会埋下巨大隐患。
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非“越多越好”,而是要做到“问什么、答什么,不隐瞒、不夸大”,具体可遵循三个步骤:
一、仔细阅读告知问卷:投保时,保险公司会通过问卷、线上弹窗等形式提出具体询问,投保人需逐题核对,明确询问范围,不遗漏关键问题。
二、客观回忆并陈述信息:针对询问的内容,如实填写自身情况,包括既往就诊记录、体检异常结果、职业风险等。若对某些信息记忆模糊(如具体就诊时间、疾病诊断),可通过查询病历、体检报告等资料确认,避免因“记不清”导致误报。
三、不确定时主动咨询:若对告知内容存在疑问(如“某类疾病是否属于询问范围”“已治愈的疾病是否需要告知”),可直接向保险公司核保人员、专业保险代理人咨询,或在告知问卷中注明情况,由保险公司进一步核实,避免因“理解偏差”影响告知的准确性。
总之,如实告知不是保险消费的“障碍”,而是保障权益的“防火墙”。它不要求投保人“无差别披露所有信息”,只要求对保险公司询问的内容坦诚回应。唯有坚守“最大诚信”原则,认真履行告知义务,才能让保险真正成为抵御风险的“安全网”,在需要时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。
(财信人寿唐山中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