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,青少年的高参与度让诈骗分子将目标锁定在这一群体上,利用青少年认知与辨别能力不足的特点,设立 游戏陷阱。平安人寿唐山中支在此提示: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,远离这些"坑娃"骗局!
骗局一:免费皮肤/道具诈骗
骗子在游戏内公屏、短视频平台发布"限时免费领皮肤""免费送道具"广告,吸引青少年提供游戏账号,然后以"账号异常、违反领取规则"导致公司账户被冻结为由,逼迫青少年支付解冻金和罚款,否则将报警,影响其未来升学和就业。利用青少年涉世未深、害怕承担后果的心理,诱导其一步步陷入骗局。
骗局二:游戏账号交易诈骗
骗子伪装成买家,以高价购买游戏账号为诱饵,诱骗青少年离开正规交易平台,前往其指定的虚假交易网站或APP,然后伪造"付款成功"截图,但青少年并未收到任何款项,这时,平台"客服"登场,以青少年是未成年人、账号异常、资金被冻结等理由,要求青少年用家长手机缴纳"手续费""保证金"才能完成交易或提现,一旦转账,钱财立即落入骗子手中。
骗局三:游戏代练诈骗
骗子发布"低价代练,快速升级"等广告语,吸引青少年下单,然后要求先支付一定比例代练费,收到钱后,又以"代练人员有事" "服务器卡顿"等理由,拖延代练进度,让青少年耐心等待。一段时间后,又谎称"代练过程中账号被封"需支付解封费才能恢复,若青少年拒绝支付,骗子便消失不见,之前支付的代练费也打了水漂。
骗局四:出租账号参与违法活动
骗子以"高价租用游戏账号,每天轻松赚钱"为噱头,诱导青少年出租游戏账号,被用于网络赌博、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。一旦警方追查,账导主人可能会被牵连,面临调查,甚至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被追究法律责任。
防范游戏"骗局",需要青少年自身、家庭、学校、平台多方共同努力:
1、个人层面
﹣提高防范意识:认识到到网络世界存在风险,面对“免费”“低价”等诱人信息,保持高度警惕;
-保护个人信息:不向陌生人透露游戏账号、密码、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等重要个人信息,防止被骗子利用;
-选择正规平台:无论购买装备、账号交易,选择官方平台操作,切勿因贪图便宜而选择未经认证渠道,降低被骗风险;
﹣及时求助: 一旦遇到可疑或不确定情况,第一时间与家长、老师沟通,寻求帮助和建议,切勿独自盲目应对。
2、学校层面
开设校园网络安全课程,训练学生的警惕性和应对能力;组织反诈骗宣传活动,通过真实案例警示,提高集体防范意识。
3、家长层面
加强与孩子的日常沟通,了解孩子游戏行为和网络社交情况;设置支付权限,避免未经授权的消费及转账。
4、平台层面
加强实名认证与未成年人保护;设立快速举报通道,封禁涉嫌诈骗账号;提高游戏登录及交易界面的防诈提示频次。
平安人寿唐山中支温馨提示:在虚拟游戏世界的背后,可能是真实的陷阱,只有保持警惕,才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安全畅玩。通过个人防范、家庭引导、学校教育、平台监管多维防护体系,共同筑牢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安全防火墙!
(平安人寿唐山中支)